新風系統的性能指標
2021-09-07 來自: 武漢市天時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09
(1)采用顯熱回收的新風系統,換熱芯的顯熱回收效率應大于75%。采用全熱回收的新風系統,換熱芯的焓回收效率應大于70%,顯熱回收效率應大于75%。一般來說,被動式建筑所要求的高熱回收效率,通過帶有逆流板式熱交換芯的新風系統才能實現。逆流板式換熱芯擁有如此高的換熱效率,得益于它更大的空氣接觸面積、更大的傳熱面積以及更合理巧妙的內部氣流組織形式??諝庖暂^低的風速通過逆流板式換熱芯截面積也是實現的關鍵所在,通常比較經濟的運行風速范圍在1m/s ~ 2.5m/s,這樣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運行效果(見圖2)。
選擇全熱換熱芯設備時,須考慮室內外溫濕度的參數。當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較大或室外溫度較低時,有可能會出現冷凝水,設計時須查看焓濕圖仔細校核。
選用何種形式的換熱芯應根據不同區域的氣候特點來決定。通常來講,對于夏季室外濕度大、室內外焓差較大的區域,比如長江流域和華南區域有著顯著的夏熱冬冷或夏熱冬暖的氣候特征,選擇全熱回收的新風設備一般會有較好的節能效果,同時也應考慮全熱換熱芯的經濟型。通常市面上的全熱換熱芯大多為紙質材質,使用一段時間后必定會有發霉的情況,由于紙質全熱換熱芯的不可清洗性,本質上它和過濾裝置一樣屬于耗材,開發商應考慮后期的維護成本。盡管市面上已經有了可以水洗的全熱換熱芯,比如高分子鍍膜的全熱換熱芯,但是造價相對較高,且對于大風量的汊流板式全熱換熱芯設備而言,能否達到被動式建筑的換熱效率標準還值得考究。針對這個問題,比較好的解決措施是采用全熱高分子鍍膜的轉輪換熱芯,但是由于技術難度上的障礙,國內很少有廠家可以提供此類換熱芯。使用全熱轉輪換熱芯面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要求設備內部的漏風率低。低的漏風率、優的設備保溫及設備冷熱橋的優處理等才可以保證高的換熱效率,這是相輔相成的。
而對于嚴寒和寒冷地區,全熱換熱芯和顯熱換熱芯所能帶來的節能效果差異并不大,并且顯熱回收裝置的造價更低、后期免維護。但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是要防止換熱芯發生結凍,在寒冷地區這是會大概率存在的問題。因此,新風設備加入防凍保護是必要的[1]。
?。?)新風機組按照實際計算出來的壓力損失來計算其單位能耗。指出的是,單位能耗的計算是以新風量或者回風量為基礎的,而不是以兩個體積流量的總和為基準的。針對小型戶式居住單元帶熱回收的新風系統,單位風量風機能耗應小于0.45Wh/m?,計算方法如下:
對于公共建筑而言,單位風量能耗應滿足現行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相關要求。對于新風量大于10000m?/h 的新風系統,單位風量能耗WS 不宜大于表1 的數值。單位風量能耗應按下式計算:
?。?)設備的內外部漏風率應小于3%。
?。?)冬季室內出風口溫度不低于16℃。
?。?) 新風系統的空氣凈化裝置對大于或等于0.5μm 細顆粒物的一次通過計數效率高于80%,且不低于60%。通常在進風側設置的過濾網效率應不低于F7 標準的過濾級別,回風側應設置的過濾網效率應不低于G4 的過濾級別。
?。?)設備的保溫性能要高于5W/K。
?。?)設備宜加入旁通功能。在炎熱的夏季傍晚,通常室外比室內更加涼爽,如果此時我們繼續將室內外空氣進行熱交換,就會導致負換熱現象的產生,不能降低建筑的能耗,結果適得其反。
通過在設備內加入旁通功能,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在夏季工況下,當系統檢測到室外的空氣焓值低于室內設計工況;或在冬季工況下,室外空氣焓值高于室內設計工況時,系統便啟動旁通功能,使得新風和回風不在熱交換芯中進行能量交換。當然,也可以通過新風設備聯動外窗開啟進行自然通風。
?。?)防凍保護功能。當室外溫度低于-4℃時,換熱芯就有結霜結凍的風險,廠家就要考慮在新風設備中增加防凍保護功能。一個解決方案是在進風口增設預熱段,始終保證未經換熱芯前的空氣溫度保持在較高值,通常設置為0℃ ~3℃,這是一個簡單經濟的方式,預熱段應設置為無檔或者至少兩檔可調。但在實際情況中,調節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問題,進而引起持續的電能消耗。所以通常應該把預熱啟動閾值調節在-4℃。
如果預熱段的運行狀態非常準,那么其實預熱段的能耗會非常低,因為它們一年中沒有幾天工作。所以選擇價格低、免維護的電加熱盤管比較合適。水加熱盤管需要采用水和乙醇混合液作為熱媒,并需要獨立的循環系統。在多住戶系統上使用比較經濟合理。
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在排風側增設溫度傳感器,當排風溫度低于定值時,設備主動把送風風機關閉,此時可通過回風的熱量加熱換熱芯,以防止換熱芯結凍,但代價就是此時無法繼續向室內t提供新風。
?。?)當量空間吸聲面積為4 ㎡時,設備間噪聲< 35dB (A);居室噪聲< 30dB (A)。